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> 第四百八十二章 始皇帝:我的,我的,都是我的!

第四百八十二章 始皇帝:我的,我的,都是我的!(1/3)

目录

总之,扶苏还是走了,赵郢本来还想让芈姬跟着一起过去,但是没想到,这一次却被扶苏给严辞拒绝了,说研学之地,带着女眷像什么话。

芈姬虽然嘀咕了一句,人家那个寅先生也带着女眷了。

但扶苏两眼望天,假装没听见。

当着儿女们的面,芈姬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能一脸幽怨地看着扶苏登上马车,轻车简从,逃也似的赶去阿房学宫了。

总算给自家老爹安排好了一个去处。

赵郢不由长舒了一口气。

但他也没有能放松多久,因为朝廷里面,已经因为另一件事情,吵得不可开交了。

因为,他酝酿了许久的军队换装,已经正式拉开帷幕。

其实,从秦横刀出现的那一天开始,大秦军队的整体换装就已经成了一个必然,在他看来,跟青铜长剑相比,秦横刀等,使用百炼精钢打造的武器显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。

但没想到,他这个想法,刚一出现,就引起了朝中大臣激烈的辩驳。

支持的和反对的,几乎是泾渭分明。

章台宫。

治粟内史腾,正襟危坐,一脸严肃地看着端坐在上首的皇太孙赵郢。

“殿下,如今我们大秦的财政虽然稍稍宽裕了一点点,但我大秦开国未久,百废待兴,正是用钱的时候,我们正当勠力同心,恢复生产,积蓄国力,岂能在这个时候,进行大规模的换装……”

身为治粟内史,内史腾对朝廷的开支极为敏感。故而,等他听到赵郢准备逐步给各地驻军更换武器装备的打算之后,就毫不犹豫地跳了出来。

这些时日,他带着一群人,在朝中已经与一众军中将领吵了无数次,也找了赵郢无数次,摆出了一副不达目的,誓不罢休的架式。

“殿下,非是臣不肯支持殿下的决定,而是,事情有轻重缓急,而今江南之地,殿下余泽尚在,各地郡守,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圩田垦荒,修建堤坝。这是功在当代,利在千秋的大事,纵使千百年后,后世子孙,亦当念殿下之恩德。”

“此乃善政,不可中止,然纵使有江南世家豪门出手相助,朝廷负担,依然十分沉重,每月调拨出去的钱粮,都不是一个小数目……”

“蒙毅将军又刚刚提议,在岭南修筑一条驰道,岭南地势复杂,多崇山峻岭,殿下当知这其中的难度,也当知一旦开始修筑,要花费多少钱粮——但,殿下,您曾跟臣等说过,要想彻底把岭南掌控在我们的手中,修筑驰道,势在必行,微臣以为,这是老成持国之言,纵使是朝廷日子过得难一些,也是值得的……”

赵郢不由微微点头。

在岭南修筑驰道,彻底打通岭南与关中交通关隘的建议,是蒙毅提出来的。

原本,他是没什么念想的,直到刘邦利用火药,以惊人的效率,在西域修筑出一条联通西域诸国驰道的消息传到岭南,他不由怦然心动,再也忍不住了。

刘季修得,我蒙毅修不得嘛!

修!

这个提议,虽然在朝廷上遭到了一定的阻力,但在赵郢的大力支持之下,最终还是顺利通过了。因为,他比谁都明白,交通网络,对于朝廷的重要性。

没有一个发达便利的交通网络,岭南就算名义上归属于朝廷,那也是一块飞地。

事实上,后世历代王朝,岭南诸部落之所以敢于与朝廷对抗,把叛逆当吃饭喝水一般寻常,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是交通不发达,朝廷根本没办法对岭南实施有效的掌控。

故而,只能绥靖。

一直到满清时期,推出了改土分流,派遣流官的政策,这种情况才稍有改观。

显然,朝廷大臣也都是有远见的,也很清楚这个道理,故而,蒙毅的这个建议,虽然阻力不小,还是顺利通过了。

一如他们当初,支持朝廷修建灵渠,打通南北货运渠道一般。

但蒙毅提出的这个建议,耗费也真的是大。

纵然是有火药协助,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工程。加上刘邦在西域的的动作,一下子就让朝廷重新回到了紧巴巴的日子。

这还不算漠北三郡,也嗷嗷待哺,急需朝廷的支持。

子婴,赵佗和李信等,催促朝廷调拨钱粮的奏疏,一封接着一封,虽然草原上不宜耕种,但若想真正掌控住这片土地,就不能没有一个足以掌控住这片土地的交通网络,以及足够的,足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定居地点。

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撑。

若是,再算上各地灾情的赈济,钱粮的调拨,军饷的支出,官吏俸禄的发放等等等,一系列的支出,治粟内史腾每天都累得心力交瘁,恨不得把一枚铜钱掰成两半花。

“殿下,用钱的地方,实在是太多,朝廷是真没钱了,要不您干脆杀了我得了……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退队,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 神豪:炮灰女配靠摆摊成顶级富婆 虐骨情深,病娇小叔又疯了 五旬老太守国门,英子我要迪士尼 恶女重生,凭什么还是白月光 开局一把斩魄刀,打造最强雾隐村 都市风流狂医 退婚后,发现孕检单的盛总疯了 养儿防老?黏妻娇王带娃苦苦熬! 前妻闺蜜直播,我修仙者身份曝光
返回顶部